xm app官网

上海哪里的郊区比较厉害(2025年01月10日)

XM

之前我们也有说过 ,未来上海的发展大概会围绕着——市区城市更新,郊区产城融合来打造。

上海的人口在往郊区导入,上海的商场也集中在外环外爆发 。

到底这几年哪里才是上海郊区发展得最好的地方?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。

有几年说是嘉定 ,因为人口引入的最多;也有说松江,新增一个高铁站还有G60走廊;青浦这两年也有奋力追赶的趋势,华为也搬过去了 ,甚至奉贤一直在努力加入群聊...

于是,今天来和大家讨论这个话题:“上海最强郊区排行榜之2024版”。

我们首先在开头直接排除金山 、崇明、临港,毕竟和前几个郊区无法放在一个维度来讨论 。

说到现在上海的最强郊区 ,势必就要从嘉定、松江 、青浦、奉贤当中产生。

在宏观数据的维度谁更强 ,一直以来GDP都是嘉定领先,但是有个区正在奋起直追。

城市基建的维度,有个区的轨交密度、便捷度遥遥领先 。包括教育上看哪个区更强 ,没想到三甲医院是这个区最多,商场哪里更密集......

最后的当然还有房价,目前力争最强的郊区2024年房价表现又如何 ,二手价格哪里更抗跌.......

今天这篇文章就从那些我们论过和没论过的角度,全面细致地来看看。

在这场最强郊区争夺战当中,如今嘉定 、松江、青浦、奉贤的排位 ,到底如何?

话不多说,直接进入正题,虽然确实是老生常谈 ,但还是觉得很有必要。

无论郊区市区无人区,所有的发展离不开三要素,这也是发展的硬实力:经济 、产业和人口 。

所以那些大家可能觉得是明面上的 、司空见惯的数字 ,还得再拎出来作一番比较 。

首先就是各区GDP ,有钱没钱我们拉个数据表一看便知。

数据来源:各区统计公报

嘉定不出所料,郊区四兄弟中GDP常年保持第一的位置。

凭借汽车城的产业大头带动,这五年嘉定GDP基本没下过2400亿 ,尤其2023年突破2800亿,这个数字比当年市区的普陀还要高出一倍 。

所以曾经很多人说起郊区大哥就想到嘉定也不无道理。

但为什么用了曾经这个词呢?因为按近两年的增速来看,青浦似乎要开始猛蹿了。

数据来源:各区统计公报

抛开特殊年份不算 ,2021年之前除了奉贤增速第一,其他几个郊区也都在进步 。

但这时的青浦要说太过突出好像也没有,不过到了2023年腰杆一下子就挺起来了 ,去年第三季度青浦同比增速直接来到7.3%,全市第三,仅次于虹口和长宁。

只能说不愧是拥有了华为的大青浦 ,确实遥遥领先。

除了总成绩,那各科成绩怎么样?

我对比了下几个郊区的主要产业在本区GDP中的占比,不得不说基本都存在偏科情况 。

数据来源:各区统计公报

尤其嘉定、青浦和奉贤就更明显。

作为踩在汽车轮子上跑起来的郊区 ,过去五年嘉定的第二产业比重一度高达接近60% ,但如今随着产业转型开始降下来了。

包括奉贤第二产业GDP占比也非常高,且稳定保持在64%左右 。

反观存在感比较低的青浦,GDP大头则一直来自第三产业。

到去年三季度占比已经超过七成 ,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还是蛮震惊的。

以前我们说一个区域最快起飞的办法就是大工业大发展,但其实不靠工业也能走自己的花路,青浦就是最好的例子 。

如今青浦更是左手虹桥、右手华为 ,俨然天选之子 。未来的产业能级上限到底有多高,也更值得期待了。

我又看了下几个郊区的财政收入:各自紧抱大腿的其他郊区,财政数据都比松江要高一些 ,尤其嘉定,硬实力一直很强。

数据来源:各区统计公报

奉贤更是一直在追赶嘉定,而且单独来看各区增速 ,青浦也非常的猛 。

数据来源:各区统计公报

松江好像只能在中后排的站位。

但这组数据并不意味着松江就真的不如其他几兄弟,作为五大新城中最先通地铁的郊区,松江一直是郊区老大哥 ,城市配套也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了。

只是近年开始甩脱工业制造的标签 ,借着G60东风尝试走科创的路子 。如今刚好在转型阵痛期,GDP也比较受伤。

但这其实是每个郊区 、甚至一座城市的必经之路,加上最近风头正盛的松江站枢纽 ,直接连通长三角80%以上的城市。

各位细品一下,单看这个数字,松江的站位也是稳的 。

包括人口上 ,之前我们一直说嘉定抢人最猛,但看下近几年的常住人口数据,会发现基数最多的其实也是松江。

数据来源:各区统计公报

不过松江其实有不少原住民 ,这个数量本身就不小了。

各位可能会觉得只看这个数字对其他区不公平,那我们再来看下这几年的人口增速 。

数据来源:各区统计公报

在吸引外来人口上,松江依然跑在了前面。

所以到底谁才是最强郊区?很难有一个真正的定论。但从综合经济实力来看 ,目前嘉定还是带头大哥,而青浦正迎头赶上 。

不过除了这些宏观数字,我更想对比的其实是身边的数据——也就是那些我们看得见、用得上的城市配套 ,都建的怎么样了?

比如打工人最关注的地铁 。轨交建设也是很直观能反映一个郊区发展速度的指标 ,要不怎么说“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”呢!

我统计了下各区的轨交情况。

数据来源:各区政府官网及网络公开数据

目前领先的依然是嘉定,其他几个区手里现有的轨交都还只有一条。

最早通地铁的郊区新城就是松江,但这么多年过去了 ,还是只有9号线 。

奉贤唯一一条5号线2018年才开通,包括青浦也只能靠17号线接入市区。

这几个区甚至加上在建的延伸段也还是打不过嘉定,而嘉定轻轻松松已经坐拥3条在运营轨交了。

区域内经过的站点共有20个 ,地铁密度是青浦和松江的2倍、奉贤的4倍 。

图源:《嘉定区综合交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

这还不包括远期研究的22号线,如果这条线也确定,那嘉定就是第一个四轨交的郊区新城了。

当然了 ,如果只有地铁也没什么真正的吸引力。

所以我们再来看下生活配套:

首先是教育 。不得不说,松江的教育氛围一直比较成熟。

数据来源:网络公开信息,仅供参考

全区公办学校就超过100座 ,是青浦的1.6倍。尤其大学城建起来后,松江就成了郊区的一个教育高地 。

但前面也说了,这个区人很多 ,所以整个区竞争压力非常大 ,中考卷得最厉害。

而另一边,青浦虽然数量不是很多,公办也不占优势 ,但胜在有不少名牌学校收获了一波家长的好感。

图源:网络

最近几年市重率也上来了,每年夏天都会圈一波关注度 。

至于嘉定和奉贤都属于中规中矩,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。

其次就是医疗资源。为了更突出体现各区差距 ,我们直接拿二 、三级医院数量来对比。

数据来源:上海卫健委官网

三级医院上奉贤、嘉定和青浦其实差不多 。

但再加上二级医院,就是奉贤比较领先了,共有17家。

也是仅有的能和市区同级对比的郊区了 ,非常适合养老的一个郊区。

而且这几年,其他郊区也在扩大自己的配套和资源 。

比如青浦2022年我们就统计过一次医疗数据:当时青浦三级医院只有1家,二级医院4家 ,如今三年不到整体增加到了11家,看得出想进步的心还是很明显的。

有了学校、医院,当然不能少了商场。

无论怎么看 ,青浦商业崛起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了 。

数据来源:解放日报

而且不只排在郊区新城的前面 ,甚至可以和市区较量一番。

3万方以上的商业体,青浦拥有27家,什么概念?

这个数字等于静安的水平 ,直接超过徐汇。

之前我们统计过仅仅沿着17号线的商业加起来就有快近150万平方米了,这也成了青浦手里的一张王牌 。

按照这几个维度,我们似乎又可以说嘉定适合奋斗 ,青浦适合购物,养老当选奉贤,而松江还在考场上当卷王。

不过既然要拿郊区对比 ,说到底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最重要维度,房价。去年上海郊区的楼市体感大家也应该都有感受 。

嘉定 、松江、青浦、奉贤还能从什么维度去比较呢?

我想把数据总结为,房价健康程度 。

因为上海郊区新房供应和价格是有调控的 ,这里新房价格就不太适合作为参考维度了。

所以,直接来看看近年来四个郊区的二手成交价格数据,有两个数字值得我们关注。

数据来源:兔博士

可以看到 ,回到2020年的时候 ,上海这几个重点发展郊区的房价 。除了奉贤外,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,都是大约3.5万/平。

后面几年二手成交价格逐步上涨 ,所以第一个关键数字来了:44157元/平。

青浦在2023年站上了四个郊区房价的最高峰值,而2024年,上海郊区房价遭到外部环境影响 ,开始下滑 。

于是第二个数字值得我们关注的是,-7.7%。

松江二手房价在2024年跌得最厉害,而相应地 ,我们发现,青浦只下跌了2.6%。

数据来源:兔博士

所以,从二手房价的增值和保值角度来看 ,青浦在近几年的表现,是最好的 。

结合二手挂牌价格来看,依旧能够佐证青浦在几个郊区中最为健康的房价表现。

数据来源:兔博士

青浦在2023年的二手挂牌均价达到了最高的52623元/平。

除了奉贤 ,2024年的挂牌价格跌幅也同样保持在低位 。

而比四个郊区来看最高的二手挂牌跌幅依旧是松江 ,7.8%。

因此,可以肯定的判断出,近年来的二手房价表现 ,青浦最为坚挺,松江最为动荡。

今天这篇文章是站在此时此刻的横向对比,论硬实力 ,每年的数据统计中嘉定就差把有钱写脸上了 。

但从增速数据上,这几年经济疲态也看得出来 。尤其今天这几个维度来看,青浦势头正猛 ,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。

嘉定 、青浦这两个区早晚要决战紫禁之巅。

而松江虽然江湖地位仍在,但优势数据并不算多,奉贤有自己的长板但整体存在感还是比较低 。

不过上海郊区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的 ,这些郊区几乎是大部分外地人来到上海的第一站,未来还会有更多新上海人不断落地生根。

它们在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最后兑现的,不是单纯的孰强孰弱 ,而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另一种生活范本。

所以 ,你是否在这几个郊区中的其中一个生活?